Y-7磁粉探伤仪广泛应用于航空、航天、铁路、汽车、船舶、压力容器、建筑等行业,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制成的零部件、焊接接头、焊缝等部位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,如裂纹、夹渣、气孔等。在航空航天领域,可用于检测飞机发动机叶片、起落架、机身结构等关键部件的缺陷;在铁路行业,可用于检测火车车轮、车轴、钢轨等部件的疲劳裂纹;在汽车制造行业,可用于检测发动机缸体、曲轴、连杆等零部件的缺陷。
磁粉探伤仪的测定步骤:
1.预处理:清除工件表面的油污、铁锈、毛刺、氧化皮、金属屑和砂粒等。使用水磁悬液时,工件表面必须认真除油;使用油悬液时,工件表面不应有水分;干法检验时,工件表面应干净和干燥。
2.检查设备:确保磁粉、显像剂、清洗剂等设备、材料齐全,设备性能正常。
3.选择探伤方法:根据工件的材料、形状、尺寸和检测要求,选择合适的磁化方法(如周向磁化、纵向磁化、复合磁化等)和探伤方法(湿法、干法等)。
4.施加磁场:对工件进行磁化,使工件内部产生磁场。对于不同的磁化方法,操作方式有所不同,如通电法、触头法、线圈法等。
5.施加磁粉:将配制好的磁粉液均匀涂抹在试件表面,或用喷枪均匀喷洒磁悬液,确保磁粉均匀分布。若采用干法,则需将磁粉均匀地撒在工件表面。
6.观察与记录:在磁化的同时或之后,观察工件表面是否有磁粉聚集形成的磁痕。磁痕的位置和形状通常反映了缺陷的位置和性质。仔细观察并记录磁痕的数量、位置、形状等特征,可使用标记笔或其他方式对缺陷进行标记,以便后续分析。
7.退磁:检查结束后,对工件进行退磁处理,以消除工件上的剩余磁性,避免对后续加工和使用造成影响。
8.后处理:清理工件表面的磁粉和残留的磁悬液,对工件进行清洗和干燥处理。
Y-7磁粉探伤仪的操作注意事项:
-在使用前,应仔细阅读设备的使用说明书,了解其工作原理、操作方法和技术参数。
-根据工件的材料、形状和尺寸,选择合适的磁化方法和磁化电流,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
-在进行探伤前,应先将工件表面的油污、铁锈、氧化皮等杂质清理干净,以免影响磁粉的附着和磁痕的显示。
-喷洒磁悬液时,应保持喷枪与工件表面的距离和角度适当,使磁悬液能够均匀地覆盖在工件表面。
-在观察磁痕时,应在暗箱或暗室内进行,避免外界光线的干扰。同时,应注意观察磁痕的形状、长度、宽度和分布情况,以判断缺陷的类型和严重程度。
-使用完毕后,应及时关闭电源,清理设备和工作场地,将磁悬液回收处理,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。